![]() |
|
|
8月13日,患者尹女士因患乳腺癌需阶段性化疗。我院胸外/甲乳外科通过前期充分准备,医护团队的通力合作,在局麻下为患者成功实施上臂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手术时长约30分钟,患者手术全程清醒,无不适症状。该植入术的顺利实施为患者的化疗通路多了一个更优的选择。 护理团队在超声引导下,将导管沿着贵要静脉送达目标位置:上腔静脉下1/3段,靠近右心房交界处(需垂直悬于上腔静脉中)。 医生团队在穿刺点下方进行囊袋和隧道的制作,最后连接导管与港座,进行港体埋置及缝合。 术后患者行胸部DR检查,评估导管头端位置,结果回示:导管前端位于第6肋,腔静脉下段,位置非常理想。 健康小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2020年世界癌症报告》:我国新发癌症病例约457万,癌症死亡病例约300万,而化疗在癌症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乳腺癌的化疗一般需要4-8个周期,而乳腺癌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容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一旦发生药物外渗,更会造成皮下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的痛苦。 药物外渗 因此,临床上乳腺癌化疗患者多选用PICC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相比PICC,输液港更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让患者拥有全疗程安全有效、舒适美观、方便的化疗静脉通路。 PICC 输液港,又称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系统(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PORT),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由港座和静脉导管两部分组成,整个系统完全埋入皮下。可进行输注药物(特别是具有细胞毒性化疗药物)、补液、营养支持、输血等治疗,同时也可以用于血样采集。为需要长期及反复输液治疗的病人提供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 适应症: 1.肿瘤患者需要输注刺激性、细胞毒性药物,如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等; 2.需要长期输注肠外营养等高渗性药物,如短肠综合征、克隆氏肠病等; 3.外周静脉条件差,且需要长期连续性或间断性静脉输液治疗者; 4.需要反复输注血液制品; 5.需要频繁血液采样监测者。 输液港的综合优势: 1.治疗期间,插入无损伤针,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患者痛苦; 2.避免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保护患者外周血管,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3.治疗间歇期,无裸露部分、感染机率低,待伤口愈合后可以洗澡、日常工作、做家务、游泳等,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 4.安全舒适、保护隐私; 5.维护周期长,可28天维护一次,减少静脉通路维护费及往返医院的交通费,降低总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