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月6日,我院普外一科运用目前疝和腹壁外科领域中先进的腹腔镜下“sublay”技术,成功开展腹腔镜半月线疝修补术。 患者张女士,55岁,因“左侧下腹部包块反复突出6+月”入院,常伴左下腹隐隐作痛,当时由于尚能忍受,所以未加以重视和及时就诊。近来,肿块明显增大,约小皮球大小,症状较前明显加重,张女士也时常为此事感到苦恼。经人介绍,了解到我院普外一科副主任李贵平副主任医师能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腹壁疝,遂慕名前来就诊,并收治入院。李贵平及其团队认真分析了张女士的病情,进行术前讨论,并制定手术方案,且排除手术禁忌后,在大外科主任李清林主任医师的指导下,为其亲自主刀,顺利完成腹腔镜下高位半月线疝修补术,术中加强了原先缺损的腹壁,同时在腹膜外修补了补片,减少复发的机率。 李贵平介绍,该病人中年女性,肥胖,既往腹部无手术病史,传统开放手术会在腹部遗留巨大切口瘢痕,影响美观,实施腹腔镜下高位半月线疝修补术,手术安全、可行,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微创、减少病人的术后疼痛,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实现快速康复的理念。 普外一科已常规开展腹腔镜下单孔小儿疝高位结扎术、腹腔镜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TEP,TAPP)。该例腹腔镜下高位半月线疝修补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腹腔镜技术在疝和腹壁外科治疗复杂疑难疝和腹壁外科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术中图片 术后腹部戳孔 术前影像图片 术后影像图片 科普小知识 半月线疝又称为Spigelian hernia,指在半月线发生缺损而形成的腹外疝即为半月线疝。是一种较少见的腹外疝,表现为半月线位置出现可复性肿物以及局部半月线处存在缺损。半月线疝容易发生嵌顿,明确诊断后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半月线疝发生嵌顿概率较高,诊断明确后应尽早进行外科手术修补。 传统手术为开放切口,在腹外斜肌腱膜被分开后,疝和内容物探查以后,可以直接缝合修补,缺损较大者直接缝合有一定的张力,可以使用补片进行修补。但组织分离创伤大,术后血肿可能性大,瘢痕巨大。术后患者腹部紧绷感强烈。 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出现使得有经验的腹腔镜专家逐步放弃上述开放手术方法。半月线腹疝最适合腹膜前腹腔镜修补,因为半月线腱膜内缺损在腹膜前平面可被更清楚的确定。补片可插入腹膜前间隙,完全覆盖缺损以达到修复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