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救治情况 近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位69岁男性患者,因“突发右侧偏身麻木、肢体无力逐渐加重1+天”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10+年,5年前曾因脑梗死遗留右侧肢体乏力、双耳听力减退等症状,但日常生活尚能自理,mRS评分:1分。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吐词清晰,右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4级,右侧偏身浅感觉较对侧稍减退。NIHSS评分3分。洼田饮水试验1级。头颅CT:左侧丘脑梗死。入院诊断:左侧丘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的黄金救治时间在发病4.5小时以内,及时采取静脉溶栓或者介入手术取栓等再灌注治疗,能迅速逆转致死、致残的严重后果。但一些发病时症状较轻的小动脉闭塞型脑梗塞患者,部分错过再灌注时间窗,经过积极保守治疗,后期也能侥幸恢复神经功能。 该患者入院时距发病时间已经超过24小时,入院当时症状不重,NIHSS评分较低,属于轻型卒中(脑梗塞),这个患者很有可能就是幸运的小动脉闭塞型脑梗塞患者,因此,卒中团队予以了保守治疗。然而,入院第二天早晨,患者突然出现病情加重,神志恍惚,反应显迟钝,吐词不清,双眼球向右侧活动受限,右侧鼻唇沟稍浅,右侧偏身浅感觉较对侧进一步减退,右侧上、下肢肌力迅速下降至0级(完全瘫痪),小便失禁,NIHSS评分14分,而且意识障碍仍在逐渐加重,由轻型卒中向严重卒中迅速转化。 面对患者突然的病情恶化,神经内科主任隆世宇副主任医师及卒中救治团队分析:患者目前为进展性卒中,功能性大血管闭塞可能性大。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行急诊头颈部CTA检查,证实左侧大脑后P1段闭塞。 (椎基底动脉成像) (头颈部血管成像) 此时,距发病时间已经30多小时,常规情况下是没有手术取栓指征的,卒中救治团队经过短暂紧张地讨论后认为:这位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在于在原本症状较轻的情况下突然加重,且导致严重致残后果,甚至昏迷、猝死的可能。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前期血栓阻塞血管不完全--突然完全闭塞,或前期血管闭塞后依靠侧枝循环代偿供血--代偿耗尽。目前虽已超过常规取栓时间窗,但如果立即取出血栓恢复灌注仍能让患者获益,我们认为有急诊取栓指征! 患者家属听完医生解释后犹豫不决是否手术,但面对患者瞬息万变的病情,很可能致终生瘫痪、昏迷的严重后果,最终相信我院卒中团队的方案,同意立刻急诊取栓手术。隆世宇副主任医师率领卒中团队迅速做好术前准备,立即送入介入手术室,行导管抽吸+支架取栓。 手术过程 经左侧椎动脉造影再次确认术前判断:左侧大脑后动脉闭塞。 通过中间导管抽吸+支架取栓,取出长条状暗红色软质血栓。 取栓后再次造影见左侧大脑后动脉及远端血管显影,且该血管存在变异,存在重要分支。 整个过程持续1个小时,术后返回病房严密监护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地行走,神志清楚,之前完全瘫痪的右侧肢体几乎恢复到病前状态,使患者避免了瘫痪、失语、昏迷等脑梗死的严重后遗症,减轻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编者有话 又是一个幸运的患者,以及激动万分的家属,因为他们在关键时刻选择了相信科学,选择了相信我们。对于取栓的时机,常规6小时以内,超24小时取栓的案例罕有报道,目前医学指南的推荐也止步于24小时,但是每一个患者的病情都是独特的,医学奇迹的背后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战技术。在紧急情况下作出超常规治疗方案是异常艰难的,不仅仅所要面临巨大风险,更是关系到一个生命的生与死、健康与残疾。生命所系、健康所托,为了病人的健康,卒中团队选择敢于承担风险、与病人及家属共渡难关。 我院卒中中心是以神经内科为主导,多学科紧密配合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救治联合体,卒中绿色通道24小时开放,是高坪区唯一一家能够实现所有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治疗技术的医疗机构。 时间就是大脑,“百万减残工程”我们一直在努力。 术者介绍 隆世宇 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心理咨询师。 四川省卒中学会理事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脑卒中救治团队医疗总监 南充市高坪区神经内科质量控制分中心主任 南充市高坪区脑卒中质量控制分中心副主任 主持并参与四川省科研项目1项,南充市级科研项目3项,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篇。曾获“南充市卫生健康创新创业人才”等称号。 任小勇 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擅长各种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外科手术技术,及各种缺血及出血性疾病的神经介入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