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我院职工适龄儿童在全国爱牙日活动中筛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和12岁儿童患龋率分别为70.9%和34.5%,35~44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为89%,55~64岁和 65~74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分别高达95.6%和98%(如下图所示)。龋齿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龋齿、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各年龄组患龋率 您知道关于龋齿的那些事吗? 01什么是龋齿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在牙 体硬组织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较易发生在牙齿点隙沟及牙缝处。 (a)咬合面窝沟龋 (b)颊面龋和窝沟龋 (c)邻面龋 龋齿类型 02为什么会出现龋齿 龋齿的出现与以下四个因素有重要关系: ① 宿主因素 宿主因素指个体对龋齿的易感程度,包括全身状况、牙的形态、 牙列结构、唾液的成分和流速流量等。 ② 细菌因素 细菌是发生龋齿的主要因素。未萌出的牙齿不会发生龋齿,只有 当牙暴露于口腔的微生态环境中才会发生龋齿。 ③ 食物因素 随着人类进化,食物逐渐精细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也增加了龋齿的发病概率。粗制食物不易黏附在牙面,且具有良好的清洁作用,有一定的抗龋力。 ④ 时间因素 龋齿发病的每个过程都需要时间。例如,从清洁的牙面上形成获得性膜到细菌黏附形成牙菌斑生物膜,从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到造成牙釉质脱矿等均需要一定时间。 龋齿发生的风险因素 03人在龋齿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感觉 ①浅龋:一般无自觉症状。 ②中龋:对酸、甜饮食敏感,遇冷、热有酸痛感,对冷刺激尤其 敏感。 ③深龋:对外界冷、热、酸、甜刺激反应较中龋剧烈,龋洞洞口开放,食物残渣嵌塞可引起疼痛和咬合不适。 龋齿的发展过程 04出现龋齿怎么办 一旦出现龋齿,就应使用科学的方法终止其病变的发展,早发现,早治疗,早受益。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若龋齿未能及时得到治疗,病变会进一步向更深层发展,感染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甚至根尖周组织,进而导致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以及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 龋齿病变发展过程 05如何进行龋齿治疗 (1)未形成龋洞的患牙,可对其进行化学药物治疗,如渗透树脂 治疗、涂氟或使用药物进行牙面的再矿化,也可通过机械手段磨除龋坏组织。 (2)已形成龋洞的患牙,应及时去除腐坏牙体组织,用树脂充填术或嵌体修复术等方式进行治疗,以恢复牙齿外观和咀嚼功能。 (3)龋坏程度较深的患牙,龋坏组织距离牙髓腔较近,可垫上一层保护牙髓的材料后临时修复观察,等牙齿无不适后再进行最终牙体修复充填。 龋齿治疗 近年来,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进行牙齿修复已变得越来越普遍。现在,大面积龋坏可以使用椅旁CAD/CAM技术制作嵌体进行修复,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的微创修复体。首先,在口腔内进行3D扫描,获取数字化牙模后,利用CAD技术设计修复体。然后,通过精密加工、结晶上色完成修复体制作。最后,将修复体放至口内粘接完成。嵌体能较好地修复牙体的缺损部分并恢复其咀嚼功能,可满足患者对修复体美观、耐用的需求。 06龋齿治疗后应注意什么 ①浅龋和中龋经过治疗后可以直接使用修复体,如有轻度不适,一般会在数天后消失。 ②深龋经过治疗后短时间内应尽量减少进食过冷或热的食物,以避免激惹牙神经,引起敏感、疼痛等不适症状。咬物时会感觉牙齿轻微酸软,对冷热刺激敏感的 症状通常在治疗后数周消失。 ③深龋经过治疗后,若出现自发性牙痛、夜间疼痛加重等症状,表明病情已累及牙髓,应及时联系医生重新制订方案,再次进行治疗。 07我们应该怎样预防龋齿 ①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学会使用牙线和牙间隙刷清理牙缝。 ②改变饮食习惯,少食含糖食物,戒烟,养成饭后漱口、刷牙的好习惯。 ③牢记“巴氏刷牙法”的步骤和方法,每天按照“3个3”刷牙标准完成:每天刷牙3次,每次3分钟,刷牙的3个“面”(内面、外面、咬合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