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手术很成功,现在进行术后设备检查,手术刀片、缝针、电刀头、吸引管头、帽 、注射器、注射针头……” 5月10日下午,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南充市第五人民医院)一台肾结石手术顺利完成,历时近5个小时。 麻醉科/手术室副主任护师蒋明燕参与了本次手术。她介绍,由于该患者结石位置特殊,体积大,嵌顿于输尿管等情况,导致手术难度较大。 蒋明燕已经工作23年。她告诉记者,每当手术成功的那一刻,自己就无比开心,觉得再辛苦都值得。 手术室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医生在前面冲锋陷阵,麻醉手术护士后方做好保障,与医生完美配合,为手术的顺利和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 在蒋明燕看来,手术麻醉绝不仅仅是镇痛镇静那么简单,在为病人做麻醉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抚慰患者紧张的情绪。 从手术前麻醉方案优化、精准麻醉操作、手术中生命体征管理、术后疼痛治疗、全程麻醉监测等,蒋明燕和同事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技能,更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管理者。 安全、无痛、舒适——是高坪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手术室的科训,也成为了科内每个麻醉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最主要的目标。 “除了麻醉,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也很多。”蒋明燕说,看似简单地递钳子剪刀,背后都是学问,“递什么、怎样递、什么时候递,这些都有讲究和技巧,即便都是弯钳,用途也千差万别。” “手术医生要用什么器械、什么针,他一伸手我们就明白,一个眼神就懂他的需要。我们不做手术,但我们也懂手术。”蒋明燕说,手术结束后,还要再次清点缝针、纱布等,一场手术下来,护士可能是最忙的人。 上周,一名小男孩要做疝气手术。医院经过与家属核对完信息后,蒋明燕带领着孩子准备进入手术室。 虽然父母早已经对孩子做好了思想工作,但蒋明燕还是能感觉到孩子的紧张的情绪。 为了缓解孩子的情绪,她总结出一套经验——肢体安慰比语言安慰要管用得多,几岁的孩子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对什么事情感兴趣,要心中有数。 “进入手术室之后,温度低加上紧张等原因,孩子身体开始发抖,我们立即拿起小被子包裹在孩子身上。”蒋明燕像母亲一般给予小男孩温柔地安慰,很快该男孩放松下来,顺利配合麻醉,安然完成了手术。 “大手术6个小时至12个小时,小手术可能1个多小时。粗略算一下,全年能参与100多台手术。”由于蒋明燕工作的特殊性,她常常顶着月亮上班,踩着月光下班。 蒋明燕是一名平凡普通的护士,用爱心和微笑去抚平病人。她们接过南丁格尔“神灯”,成为新一代的“提灯女神”,用青春、热忱、爱心为患者带去健康和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