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脑卒中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吞咽障碍可导致约48%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43-54%的患者会出现误吸,约50%的患者到发病6个月仍然不能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 何为误吸? 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等的液体或固体食物(还可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呼吸道和肺组织的过程,而不是像正常一样将食物随着吞咽动作顺利地进入食管,分为显性误吸和隐性误吸。轻者仅一阵呛咳而已,重者则可造成气道堵塞及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窒息甚至死亡。 如何安全进食防误吸? 进食前的准备 保证进食环境安静,减少干扰。进食前30分钟,停止康复运动,以免患者劳累,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对咳嗽、咳痰的患者,进食前协助翻身叩背,鼓励患者充分咳嗽、排痰。 选择合适的进食体位 进食时,躯干与地面成45或以上角度或者取躯干30°仰卧位,头往前屈,不能坐起的患者协助取健侧卧位,偏瘫侧肩部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视线与患者同水平。 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 容易下咽的食物有以下3个条件: ①柔软易变形;②密度均匀、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③通过咽及食时顺滑,不在黏膜上残留。 一般先进浓流质饮食,不宜单纯使用易引起呛咳的温开水。 控制“一口量”与进食速度 掌握好“一口量”,既选择最适宜吞咽的每次入口的量,一口量过多,食物会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残留导致误吸。推荐从1-3ml开始,酌情增量。喂食后留给患者足够的咀嚼时间,让食物充分下咽,防止食物残留在口腔中。 防误吸喂食技巧 选用浅而平的汤匙,避免汤匙过大盛入食物太多,患者无法一次咽下而诱发恶心反射。喂食时尽量放于患者健侧舌面;食物送入口中后,用汤匙向舌部稍增加力量,以刺激患者的吞咽;每次吞咽后,嘱患者空吞咽几口以诱发吞咽反射,尽可能将口腔中的残留食物全部吞食。 注意:进食过程中严禁使用吸管!!!
在进食结束之后,继续保持原来的姿势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避免翻身、叩背;如有恶心、呕吐,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去除口腔异物、清洁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出现误吸呛咳之后,要尽快清除异物,对意识清醒的患者来说,要尽量让患者自己咳出,家属可以协助翻身扣背,以快速将异物排出。胸闷窒息无力咳出者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 特殊吞咽技巧 ①空吞咽与交互吞咽:适用于咽缩肌无力患者,进食后反复做几次空吞咽或者饮少量水,既能诱发吞咽反射,又能除去咽部残留物。 ②侧方吞咽:适用于一侧舌肌和咽肌麻痹患者。方法为头部向健侧侧倾吞咽,使食团由于重力作用移向健侧,同时患侧梨状隐窝变窄挤出残留物。 ③低头吞咽:适用于咽期吞咽启动延迟患者。 ④从仰头到点头吞咽:适用于舌根部后推运动不足患者,可改善舌运动能力不足以及会厌谷残留。 ⑤头部后仰:适用于食团口内运送慢者,使食团因重力向后到达舌根。 吞咽功能的训练和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误吸是吞咽障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面对吞咽障碍的患者,首先应由专业的医生及治疗师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进食途径,家属或陪护者需全面掌握防止误吸的相关措施及发生误吸时的症状与体征,紧急情况下及时就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