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基本原理 骨折后,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有关骨折病人的饮食问题,却存在一些误解。一些人认为吃什么补什么,骨折病人吃骨头汤有助于愈合,这种观念实际上并不准确。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骨折患者多食肉类和骨头汤,并不能加速愈合,反而可能延长康复时间。这是因为骨折的愈合主要依赖于骨髓和骨膜的作用,而这些作用需要足够的胶原蛋白来支持。然而,骨头汤中的钙和磷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胶原蛋白,反而可能导致无机质和有机质比例失衡,延缓愈合过程。 此外,过量摄入骨头汤也可能导致尿路结石的形成。骨头汤中的脂肪分解后会产生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无法吸收的物质,增加血钙含量,最终导致尿路结石的形成。 因此,促进骨折愈合,需要根据病情的发展早、中、晚期进行饮食调整。 该怎么补 骨折早期(1-2周) 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 ”。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这个时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饮食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过早食用滋补品,如骨头汤、鸡汤等,否则淤血难以消散,会拖延病程。 骨折中期(2-4周) 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营养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伤口生长、神经恢复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B、钙及蛋白质。 骨折后期(5周以上) 骨折5周以后,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新组织生长。饮食治疗宜补,这一时期饮食上可以适当进行营养补给,增加一些高营养、高蛋白食物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如牛奶、鸡蛋、豆制品、坚果类食物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骨质,以促进更牢固的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受伤部位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骨折后的8-12周,一般属于骨性愈合期,此时骨折断端处的骨痂会发展为骨性骨痂,骨折断端进一步稳定,骨折线逐渐模糊。这一阶段,病人应多食用蔬菜水果等,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的摄入,为病情的治愈做好准备。 骨折12周以后,通常是骨折改造塑形期,骨痂通常会逐渐变为正常骨质,通过骨折的改造塑形,骨折部位通常会恢复到骨折之前的正常形态。这一时期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在配以老母鸡汤、鱼汤等,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的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饮食禁忌 对于骨折患者而言,在恢复期间应该注意戒烟、戒酒。尼古丁、酒精等有害物质刺激会影响血管的收缩,导致血液循环速度减慢,不利于骨折部位血液供应,从而加重骨折部位疼痛的症状,甚至产生骨折愈合不良的现象。同时,应忌盲目补充钙质、过量食用白糖、饮果子露、饮水少、长期服用三七片、食不消化之物、过量食用肉和骨头、偏食等。 |
|